成语,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抹永恒的亮色,每个司空见惯的成语背后都蕴藏着一段故事。
今天,宜都市博物馆将为大家带来数个与文物相关的成语故事,带大家轻松走进充满趣味的文物世界。
【释义】瓯,盆碗之类的器皿。成语形容碗、盆器皿洁白干净。也比喻诗文清雅。
【出处】出自宋朝范成大的《次韵甄云卿晚登浮丘亭》一诗:“葛中羽扇吾方健,雪碗冰瓯子句清。”
【释义】意为高兴地过门槛时把拖鞋底的木齿都撞断了,形容内心喜悦。
【出处】成语出自《晋书 谢安传》:“玄等既破坚,有驿书至,安方对客围棋,看书既竟,便摄放床上,了无喜色,棋如故。客问之,徐答云:‘小儿辈遂已破贼。’既罢,还内,过户限,心喜甚,不觉屐齿之折,其矫情镇物如此。”
东晋与前秦苻坚作战,东晋谢玄等人率军大败苻坚。驿站告捷文书送到时,谢安正在和客人下围棋,看完后,便把文书放在坐具上,毫无高兴的神色,像方才一般下棋。客人询问,谢安缓缓答道:“小儿辈已经击败了贼寇。”
下棋结束,谢安回内室过门槛时,心里过于高兴,以至没有察觉到自己木屐底的齿被门槛折断。他就是这样克制情感,外表镇静,使人无法猜度。
木屐,三国,宜都市博物馆藏,长19.3,宽8.4,高6.2。
木屐,是我国传统木质鞋具,其下多有两齿,也有平底类,初用于雨行践泥。刘熙《释名·释衣服》云:“屐,搘(zhi)也,为两足搘以践泥也。”木屐,最早可向前追溯到新石器时代,至汉魏六朝,士人着屐更成为一时时尚,南朝时期,各类型木屐已基本形成定式,进而影响到隋唐以后乃至古代日本木屐的形制。宋代以后,木屐多用作雨鞋。
【释义】釜,一种古代炊具。成语指把饭锅打破,把渡船凿沉,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。
【出处】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项羽乃悉引兵渡河,皆沉船,破釜甑,烧庐舍,持三日粮,以示士卒必死,无一还心。”
秦朝末年,群雄并起。秦将章邯攻打赵军,赵军不敌,退守巨鹿,被秦军团团围住。项羽带领军队,准备渡河去巨鹿迎敌。在全军渡河之后,项羽下令将把所有的船只凿沉,击破烧饭用的锅子,烧掉宿营的屋子,只携带三天干粮,以此表示决心死战,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。最终,项羽引领的楚军获得此次战争的胜利。
鼓腹圜底陶釜,新石器时代,出土于城背溪遗址,宜都市博物馆藏,口径长19.5厘米,高23.3厘米。
釜,是古代的一种炊具,一般为大口、圜底,由于釜圜底无足,因此釜须安置在灶或其他支撑物体上煮物。新石器时代先民便已经开始使用陶釜蒸煮食物,发展到后期,釜的材质逐渐多样,出现铜釜、铁釜。